Martial Arts Archives

This blog serves as a database for me to collect and all theories and knowledge regarding chinese martial arts. Most articles are extracted from everywhere around the world. If any of the articles belong to you and you wish to have me take it down, please contact me about it.

Sunday, October 27, 2013

练架子须逢转必沉 - 魏坤梁

    “练架子须逢转必沉”,是记载于《柔克斋太极传心录》的“语录”里近代上海著名太极拳家叶大密先生所说的一个太极拳要领。意思为凡是躯干有所转动,躯干就必须松沉一下。这个要领是叶大密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因为许多太极拳家都是有这种意思说法的。例如1962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司所编的《太极拳运动》第一章里就有这样的话:“练习时,无论是进退或旋转,凡是由虚而渐渐落实的动作,腰部都要有意识地向下松垂,以帮助气的下沉”、“……一个动作做完了,微微一沉,似停非停”。无疑这些话都是根据当时一些太极拳家的意见而写的,这些话的意思也都是与“逢转必沉”差不多的。因为躯干在前移与后移的开始往往或多或少有一点转动、一个动作做完了躯干也往往或多或少有一点转动,所以这些话都可以包括于“逢转必沉”中。叶大密先生主要是杨氏太极拳的传人,《太极拳运动》介绍的太极拳套路与剑也都是由杨氏太极拳与剑改编而成的,所以,杨澄甫先生所传授的杨氏太极拳的要领中是必然有“逢转必沉”的。只是杨氏太极拳具体的某些要领,太极拳前辈们尚来不及全部整理为文字与警句成语,所以这一要领没有明白地出现在杨澄甫先生的著作里,叶大密先生则将其简洁地总结表述为“逢转必沉”而已。

     “沉”是太极拳十分重要的要领,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里就有记载。但是对于“沉”究竟是怎样的现代的理解却是五花八门的。“逢转必沉”的概念也是如此,往往因人而异。首先,许多人将“沉”理解为是“腰往下松沉”。而对于“腰”,许多人将其理解为腰椎中间间隙的椎间盘。这种理解是很错误的。因为通过练拳与推手可以知道:如果腰椎的椎间盘时紧时松对于练拳与推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而且根据现代医学,要任意改变腰椎间盘的厚度使得出现腰椎的沉垂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种将“沉”理解为腰椎的“沉”,这样的“沉”就成为没有实际意义的空洞的口头禅了。现代更有许多人将“沉”理解为屈膝下蹲使得躯干下降,然而“沉”与躯干下降其实是两个概念,“沉”可能表现为躯干有所下降,也可能外形没有明显躯干下降的反映,而现代有许多人的躯干下降非但没有“沉”,反倒是“浮”的反映。所以这种将“沉”理解为屈膝下蹲使得躯干下降往往也是很错误的。对“沉”的理解错误了,“逢转必沉”怎么可能是正确呢?实际上,虽然“沉”在现代太极拳界是无可非议的重要的要领,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有许多人所强调“沉”并不是“沉”。此外,“逢转必沉”的“转”或者“旋转”当然是指躯干的转动也就是“转身”。太极拳家往往称为“转腰”。对于“转腰”,太极拳界也是有不同的概念。许多人认为所谓的“转腰”就是转动腰脊,也就是躯干以腰脊为轴转动,就像是货郎鼓的转动。但是也有太极拳前辈认为太极拳所谓的“转腰”其实是以某一胯为轴转动躯干。顾留馨先生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太极拳运动的领导人,有机会接触到很多近代太极拳家,他的太极拳著作里有不少当时近代太极拳家经验的反映,他在1964年出版的《太极拳研究》里所说的“转腰实际上是转腰胯”就是反映了许多近代太极拳家的共同观点。这是因为古人许多语词都是属于模糊概念的表述,太极拳口口相承流传下来的所谓“腰”有些是指腰骶,有些其实就是指腰胯,所谓“转腰”其实就是指腰脊控制下的以某胯为轴的转动躯干。从古代的中医重要文献著作看,武术所谓的“胯”其实主要就是指现代医学的“髋关节”。所以,所谓“逢转必沉”的“沉”其实主要就是指沉胯。那么,上述这两种对于“转腰”的不同认为是反映了太极拳转身的两种表现形式呢还是有是非区别呢?从《杨氏老谱》之“能如水磨催急缓”以及沾粘连随的实践分析看,以腰脊为轴转身是错误的,是太极拳所不允许的;以某胯为轴的转身是正确的,是太极拳所必须具有的。而胯松沉的过程会感到躯体由于有一股内力往下沉降,从而带动髋关节上的躯干有些下降。这股内力古代就称为“气”。因此,腰胯下沉必须依靠“气的下沉”。腰胯下沉与气的下沉虽然互相有影响,但两者的关系主要是气(也就是内力)的下沉为因,腰胯下沉为果。正确地腰胯松沉不能将这个关系倒反过来。
     “沉”关系到着地脚的承重。武术术语将处于躯干垂线下或者离躯干垂线近的脚称为“实脚”、将离躯干垂线远的脚称为“虚脚”。那么,“沉”是不是表现为虚脚变为实脚呢?不是的。应该明白:“沉”主要是指胯的松沉,对于太极拳而言,不仅实脚的胯要松沉,虚脚的胯也是要松沉的。所以,是不是“沉”对于是不是虚脚变为实脚或者实脚变为虚脚是没有关系的。就是说“沉”是既可以出现于虚脚变为实脚,也是可以出现于实脚变为虚脚的,只要是躯干有所转动或者前后移动等的变动,就必须“沉”一下,而且“沉”往往是需要两胯同时都发生松沉的。举例说,太极拳起势后揽雀尾左掤的右手在上抱球前,躯干需要有以左胯为轴的微微后弧形右转,两胯就需要沉一下。这一沉,右脚就成为主要的承重脚了,同时也成为虚脚了。这样即使躯干垂线完全移动到了落在左脚,左脚仍然是可以轻松提起移动的。如果两胯不沉,要使得右脚既成为主要的承重脚又成为虚脚就是很困难的。同样是揽雀尾左掤,当体重完全由右脚承担,左脚将完全不承担体重而要往前移动前,两胯又必须松沉一下,这样在腰骶的作用下,左胯才能轻松后缩带动左脚往前移动。如果两胯不沉,要使得左脚被躯干带动往前移动是不可能的。又比如右倒撵猴,右手将往前打扑面掌或者前推,左脚将由前提起往后撤步前,两胯就必须松沉一下。如果不松沉,右脚的站立就不可能是最沉稳的,而且右脚的站立必然是胯与躯干需要局部用力维持平衡的;左脚的后撤也很难被左胯的后缩所带动轻松后移。仍然以右倒撵猴为例,右手往前打扑面掌或者前推之前,两胯还必须松沉一下,这样,躯干的后移就可以是由于右脚的往前蹬地所推动的,在后的左脚在躯干后移的过程中就随时随地都可以提起再往后撤的,躯干的后移也十分沉稳。再比如搂膝拗步过渡到手挥琵琶的躯干往前移动之前,两胯也必须松沉一下,这样,躯干的前移就不会发生丝毫的前俯后仰,躯干就可以像是坐在往前移动的凳子上往前移似的十分沉稳。再比如海底针右手将往前下插之前,两胯也需要松沉一下,这样左脚提起往前落下、躯干略微前俯,站立就会尤其稳固。等等。由上述可见,一个拳式会有几次胯的松沉,不论是虛脚变实脚还是实脚变虛脚,还是虛脚仍然为虛脚、实脚仍然为实脚,都会有松沉的需要。胯的松沉有很多好处,但最主要的是使得站立与躯干在移动中尤其稳固,还可以使得在前的虛脚成为躯干的承重脚。 
     松沉的最主要感觉是在前一脚大腿根的往下略微沉坠,初学时大腿根应该有明显的下降,而随着熟练必须做到虽然有明显的感觉但外形上难以被觉察。胯松沉可以用手指触摸区分,胯没有松沉之前,用手指触摸可以感到胯关节间的韧带、肌腱是紧绷的,手指是无法戳进去的。胯发生了松沉,用手指触摸可以感到胯关节间的韧带、肌腱是松弛柔软的,手指可以往里戳进去很深。而在后一脚的臀纹沟就会感到尤其的挤压,前后大腿朝下的肌肉就会尤其松垂柔软。那么,太极拳的每一个拳式究竟需要有几次松沉呢?是不是有松沉一次的拳式呢?应该说一切顺其自然。叶大密先生曾在上海以杨澄甫先生定型的套路拳式为基础创编了一套太极拳,称为叶式太极拳,我所接触的叶式拳老前辈们他们说:“逢转必沉,就是太极拳可以有无数个沉”。这是因为胯的松沉状态只要躯干有所转动或者移动就会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而只要自己感到胯的松沉消失就应该再松沉一下。所以,我对学生的口头禅也是练拳时除了我所强调的几个松沉外,只要感到松沉消失可以任意地增加一个松沉,因此,练拳与推手都可以有无数个松沉;而如果感到松沉保持着,几个规定的松沉是必须要有的。这种松沉初学时应该是有意识的,熟练后必须要做的无意识条件反射的。那么,这样的松沉对于太极拳的轻灵、沉稳就会起到十分重大的保证作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